快递箱别再囤!甲醛、病菌藏隐患,身边这些包装的危害也得防

“双十一” 购物季来临,不少人习惯囤积快递箱待售,却不知这一行为暗藏健康风险。家里的快递箱别长期放着,甲醛释放和病菌污染都可能影响健康,一定要及时处理。这些常见的快递箱其实暗藏风险,千万别长时间留在家里,更别放进卧室!

一、快递箱的3大健康隐患
甲醛超标风险:部分快递箱生产时使用脲醛树脂胶等低成本胶黏剂,常温下持续释放甲醛,潮湿或高温环境下释放量增3-5倍;部分防水涂层含甲醛,再生纸箱若处理不当也可能残留甲醛。实验显示,20个新快递箱放入10㎡密闭房间,24小时后甲醛浓度超国标2倍多,开制热后更是超国标4倍。甲醛是一类致癌物,长期接触易致鼻咽癌、白血病,短期也会引发头晕、咳嗽等不适。
病菌交叉污染:快递经生产、分拣、运输等多环节,易沾染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,以及诺如病毒、带状疱疹病毒等。有检测发现,快递包装大肠杆菌群超标率100%,此前就有市民拆快递后因接触病菌出现过敏性休克、肠胃不适、眼部炎症等情况。
易成虫害巢穴:南方潮湿地区,快递箱瓦楞纸夹层避光且含纤维素,是蟑螂理想栖息地。一只雌蟑螂可在其中产卵40-60粒,幼虫还可能携带寄生虫卵,污染室内环境。

好好的快递盒,为什么会甲醛超标?
这主要和其生产过程及存放环境有关。
1.胶黏剂释放:低成本纸箱用含甲醛的胶黏剂,常温慢释,潮湿高温下释放量激增。
2.涂层 / 油墨影响:防水防潮用的含甲醛涂层、油墨,会逐渐挥发甲醛。
3.回收纸残留:废纸原料纸箱若处理 / 印刷不当易留甲醛,30% 受检再生箱超标。
4.劣质胶带带入:商家用低价劣质胶带封箱,这类胶带也含甲醛。
5.室内封闭环境:天冷门窗紧闭还开暖气,会让快递箱甲醛释放更多且无法排出。

有实验将20个新快递盒放在10平米的密闭房间中,24小时后房间内的甲醛浓度超过了国标浓度的3倍多,达到0.25mg/m³。当房间内开启制热后,浓度则进一步飙升到0.5mg/m³。
作为一类致癌物,甲醛早已被世卫组织确定为致癌致畸物质和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。短期接触高浓度甲醛,可对身体造成多种不适,而长期暴露于甲醛超标环境下,会增加罹患鼻咽癌和白血病的风险。
如果你家里也存放有快递盒或者各种纸盒子,并且近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头晕、头痛、大脑缺氧;咳嗽、水肿;皮肤过敏;眼睛干涩、流泪等症状,一定要高度警惕,赶紧把这些纸箱子扔了或者及时拿去卖了。
二、快递箱正确处理方法
优先在家门口、小区驿站等室外通风处拆箱,仅将物品带回家,纸箱直接丢弃或售卖。
若需短期留存,务必放在阳台等通风处,不超过3天,定期开窗散味。
取出的物品可清洗或用75%酒精湿巾消毒,静置后再使用。
拆箱时戴手套、用专用剪刀,拆完立即用肥皂洗手,避免接触口鼻。

三、这些日常外包装的潜在伤害与应对
快递软包装(塑料气泡膜、防水袋)
潜在伤害:部分劣质塑料软包装含增塑剂(如邻苯二甲酸酯),长期接触可能干扰内分泌;表面易沾染灰尘、病菌,且难降解,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。
应对方法:拆封后立即丢弃,不囤积用于收纳;接触后及时洗手,若包装破损,物品需消毒后使用;选择可降解软包装的快递,减少环境与健康风险。
购物小票
潜在伤害:多数小票使用热敏纸,表面涂有双酚A,接触后若未洗手直接进食,双酚A可能通过口腔进入人体,长期摄入或影响生殖系统、增加肥胖风险,尤其儿童更敏感。
应对方法:按需索取小票,不随意丢弃(避免信息泄露);接触后用清水或洗手液彻底洗手,尤其饭前;尽量选择电子小票,减少纸质小票使用。
日常包装虽不起眼,但隐藏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。养成及时处理、做好清洁的习惯,才能更好守护自身与家人健康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